2018考情分析——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

来源:网络浏览次数:443发表于2017-02-22

[摘要] 2017考研笔试成绩一出,大部分考研儿对自己有一个相对明确的认识。不妨来看看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考研考情分析。(内附:2018考情分析——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与传播)

  清华大学简称“清华”,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入选”珠峰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为九校联盟、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环太平洋大学联盟、清华大学—剑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低碳能源大学联盟成员。

清华大学诞生于1911年,依托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建立,因北京西北郊的清华园而得名,初称“清华学堂”,是清政府设立的留美预备学校,翌年更名为“清华学校”。清华大学是中国乃至亚洲最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在长达百年的办学历史中,2位共和国主席、7位中央政治局常委、14名两弹一星获得者、600余名院士从这里走出,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等一大批学术巨匠曾在此执教,恰如清华园工字殿内对联所书——“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任东西南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于2002年4月21日正式成立。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前身,是1985年在中文系设立的编辑学方向和1998年10月成立的传播系。多年来,从中文系的编辑学专业到传播系,直到成立新闻与传播学院,凭借日益增强的新闻学和传播学的学科基础,围绕着国际传播、影视传播、新媒体传播、媒介经营与管理等主要方向,清华大学逐渐形成了精干的新闻与传播教学科研师资团队,增强了在学界、业界的影响力,尤其在国际传播、媒体与科技、艺术相结合和影视理论与批评等方面的学术研究中取得一定的优势。

清华考研近三年报录人数、分数线

清华大学2018年新传考研参考书目

一、学术型硕士

(一)新闻学、传播学方向

       《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 麦奎尔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中国新闻传播史》 方汉奇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全球新闻传播史》 李彬 清华大学出版社
  《传播学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 沃纳·塞弗林 华夏出版社
  《中外广播电视史》 郭镇之 复旦大学出版社
  《传播学教程》 郭庆光
  《传播学引论》李彬 清华大学出版社
  《新闻理论十讲》陈力丹
  《网络传播概论》彭兰
  《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洛厄里德弗勒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 刘海龙
  《新闻学概论》 刘建明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转型中的新闻学》 李希光 南方日报出版社

(二)国际新闻方向(资料5本)
  《中国新闻传播史》 方汉奇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全球新闻传播史》 李彬 清华大学出版社
  《传播学理论:起源、方法与效用》 沃纳·塞弗林 华夏出版社
  《传播学教程》 郭庆光
  《网络传播概论》 彭兰
  《新闻学概论》 刘建明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汉英新闻编译》
  《英汉新闻编译》

二、新闻与传播专硕
  《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 麦奎尔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中国新闻传播史》 方汉奇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全球新闻传播史》 李彬 清华大学出版社
  《传播学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 沃纳·塞弗林 华夏出版社
  《中外广播电视史》 郭镇之 复旦大学出版社
  《传播学教程》 郭庆光
  《新闻理论十讲》陈力丹
  《转型中的新闻学》 李希光 南方日报出版社
  《新闻学概论》刘建明,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新传考研2017年真题
  清华大学2017年新闻传播考研专硕真题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一、名词解释(50分)
  1.传媒产业集群效应
  2.整合营销传播
  3.传播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
  4.传媒治理模式
  5.传媒创新与创业

二、简述题(40分)
  1.如何理解“IP化”风潮
  2.随着传统媒体的原创报道和深度报道能力的下降,自媒体在公众舆论的能力逐渐显现,如何理解这个现象?

三、论述题(60分)
  1.倒融合现象出现,请列举倒融合的案例,并结合相关理论阐述。
  2.我国生态群体性事件频发,如宁波PX项目等等。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群体性事件的表现如何?如果政府和企业希望畅通与民众的交流,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请结合案例和理论分析。

清华大学2017年新闻传播考研专硕真题

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一、名词解释(60分)

       1.需求弹性
  2.交易成本
  3.媒介接触点
  4.框架理论
  5.韦斯特利-麦克莱恩传播模式
  6.PGC和UGC

二、简述题(30分)
  1.如何理解媒介转化率?
  2.如何理解“沉默的螺旋”假设?

三、论述题(60分)
  1.请结合媒介融合谈谈传统媒体如何转型。
  2.为什么说媒介和市场是两种不同的却又可以相互替代的制度安排?
  3.国家网络安全空间治理有什么新变化?提出了哪些新的治理模式?

清华大学2017年新闻传播考研真题

一、名词
  融合新闻
  新型主流媒体
  可替代媒体(alternative media)
  混合现实
  虚拟现实
  苏报案
  徐宝璜
  框架论
  芝加哥学派

二、简答题(四选三)
  1.社交媒体传播中的新闻伦理
  2.分析中国两个舆论场出现的原因和对策
  3.从受众分析角度分析中国传播本土化
  4.暂缺(欢迎补充)

三、论述:
  1.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时代内涵是什么,如何在当代新闻舆论环境中传播马克思主义。
  2.新闻价值是什么,新闻价值传统标准和现代标准是,自媒体应如何提高新闻报道的新闻价值。

附:2018考情分析——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与传播(链接:http://bbs.kaoshidian.com/article-121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