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亲身经历告诉你,考研怎么400+

来源:网络浏览次数:327发表于2017-08-01

[摘要] 06分(英语87,政治73,理论法134,应用法112),总分超出自己的预料。看到分数的一刻觉得像做梦一般,但转念一想,这三个月以来,自己也确实为之付出了很多努力。

初试分数今天终于出来了,应研友们要求,觉得还是要写点什么来回馈大家。太久不写东西了,语言组织能力退化,希望大家不要介意。

406分(英语87,政治73,理论法134,应用法112),总分超出自己的预料。看到分数的一刻觉得像做梦一般,但转念一想,这三个月以来,自己也确实为之付出了很多努力。

自我介绍一下,笔者现在就读于魔都某个工科见长的211 985高校,去年先花了八个月的时间准备司考,然而考的并不理想只有383,班里通过的人大都在390+。9月21号考完第二天就出发北京玩了几天,看了看人大校园,26号才第一次开始看书。

考研复习过程,回忆起来千头万绪,我只能分篇来写了。

一、公共课

因为公共课平时自己没有花太多心思,所以就先写吧。其实考研结束第二天我就对着答案估了分,政治选择42,英语客观题错了一个阅读一个完型。虽然答案靠不靠谱不确定,但是看英语解析有模有样,我就暂且相信了,估分74/88 ,最后是73/87。不得不说北京今年的公共课尤其是政治看的确实有点严。

首先请记住三句话,领会了的可以撤了。

我们是为了得高分而不是得满分。

熟能生巧,把书读厚把题做薄。

公共课决定了你能不能过线,专业课决定了你能不能录取,除非你是神。

政治

1)资料篇

红皮书,肖秀荣1000T,肖四肖八,劲草讲义(基本没用)

错题本一个。

Q1:红皮书和精讲精练要都买吗?

NO。没必要。红皮书是考试中心给的大纲,优点是内容权威,体系强,有些文学性也很强,朗朗上口引人入胜,也很好理解。另外真题里面有很多经典表述都出自或者改编自大纲边边角角的细节。缺点显而易见,单色印刷很枯燥,字很小而且密集,不想看第二遍。

精讲精练我没有用过,但我觉得至少看起来比红宝书舒服,内容也差不多,还有题目可以做。之所以没有买,一方面是因为不想重复做功,一方面是听说精炼是大纲出来之前问世的,害怕与大纲有出入复习不到位。事实上一点点出入不要紧。

Q2:1000T需要全做吗?

可以全做。我是看完一章之后接着做,这样会很容易。事实上可能看完一大部分再来做印象深刻一点。我只做了前三部分的选择题部分,思修基本没花时间复习(所以家风那道题跪了)。

Q3:肖四肖八一定要买么?肖秀荣系列是否靠谱?

对于肖老师,虽然对于他的押题能力褒贬不一,考完当天也是有人认为押到了有人认为没有,笔者的观点是宁可信其有,如果时间不允许,非要押宝在一套资料上,肖老师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毕竟我们是为了得高分不是得满分。

对于比较有影响力的辅导资料,我想说,鸡蛋好吃,也很有营养,吃多了也会消化不良。就算是时间充足,也要好好规划,千万不要贪多嚼不烂。

Q4:风中劲草怎么样?为什么某某书考上的人都买了?

劲草挺多买的,我没想好怎么用,所以没用,只用来寻找考试重点。

幸存者偏差而已。买某个资料对于考上绝对不是充要条件。任何辅导资料都不是神。

2)方法篇

正所谓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因为复习时间紧迫,加上法学专业课背诵量特别大,所以我在政治上花的时间应该是最少的。就这样我还妄图靠文科女生的第六感,争取政治考80+显然是有点虚。

A,切忌资料贪多。

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对于笔者这种复习时间严重不够又不爱早起的人,太多资料简直是灾难。考研期间我最早七点半到自习室,午睡一个半小时,冲刺阶段最晚看书到10点四十。十一点半睡觉,因为还要敷面膜耍玩手机给男票打电话呀。

很多人买了精讲精练,红宝书,知识串讲等等,还有一些小众的辅导书(当然报班的不在此列,花钱报了班还是最好按老师节奏来),最后发现根本没有时间了,反而太多资料会让人亚历山大。

B,切忌放弃政治

很多人都是进入十二月才开始学政治的,觉得政治可有可无,死记硬背就可以了。更有甚者(包括很多没有基础的理科生)以为只要背好肖老师的四套卷就可以拿60+了。我想说这样的侥幸心理不可取。政治是一门回报率很高的科目,但不是一门送分的科目。

今年考了一道“进京赶考”的材料题,好像是肖八的原题,可是还是有不少迷信肖四的人在考后吐槽肖老师押题不准。笔者当时为了保险把肖四肖八都背了(你们可以理解我是一个爱背书的二货),可惜因为考场太冷了,答题很仓促,所以得分依然不理想。

C,合理安排时间

我的基本步骤是这样的:

第一阶段,复习红宝书,做1000T的多选和单选

第二阶段,肖八每天一套,看1000T(把陌生的标出来),每天看一定的页数。时政那本小册子,做题,订正。看完之后做肖四,再看一千题里面标记过的题目。

第三阶段:把时政肖八肖四做错的陌生的选择题和全部材料题(包括时政)抄在错题本上,最后阶段只需要背错题本就好。

英语

1)资料篇

1997以来的真题(黄皮书),扇贝单词,红宝书单词

黄皮最后五套押题,单词作文本

2)方法篇

今年英语比较简单,我的复习方法也没有什么出彩之处。无非就是一遍一遍做真题,分析题目,练作文。笔者就只介绍一些误区吧。

A,考研英语成绩跟四六级、托福雅思,期末考试成绩反映的水平正相关吗?

NO.目前笔者身边没有明显证据证明这一点。笔者四级578,六级506,都不算高,但考研还是考了87分(客观题错了一个阅读一个完型)笔者的研友,四六级都木有过,这次也考了78。

B,单词怎么背?

用书本还是手机随便,背就行。

C,黄皮押题有用么?

练练作文吧,押题书和真题思路不太一样,不要放在考前做。我做了两套扔了三套。

D.模板作文得不了高分/模板作文能得高分

凡事没有绝对。多归纳一下历年真题的范文,归纳一个自己的模板,尽力的去润色它。

E.先写作文,背好一篇直接默写上可以么?

NO。只适用于目标是英语过线或者不拉分的人。想拿70+的,送你们一句话,阅卷老师不傻,除非自己太不自信,否则最好不要铤而走险。

二、专业课

本文笔者谨对人大考研专业课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首先声明一下,以下几种考生不适合阅读这篇文章:

1、过度迷信辅导资料和辅导班的人

2、认为文科考试就是死记硬背的人

3、认为用了我的方法也一定能三个月考上的人。

对专业课复习也有四个忠告:

1、文科考试是拼内存+CPU

2、万变不离其宗。

3、不是为了得满分而是为了尽量多得分。

4、学习能力是x轴,学习方法是y轴,答题技巧是z轴,在三者都不可能无限大的情况下,学习成果有多少因人而异。

(二)正文干货

1.科目选择与资料选择

应用法学七选五我同大部分同学一样,没有选国际法和环境法。经常逛考研论坛的同学们应该知道,国际法因为要看三本书,复习量大,除非考这个方向,最好不要选。余下的民刑诉讼对于法本学生而言是基本功(诉讼法是最“背多分“的,考生一般不会放弃;在知产经济和环境三个中,内容最少的是知产,最陌生的是环境法(容易超纲和结合时事),经济法内容琐碎而且门数多体系不强、枯燥抽象,因此这两门大家可以按兴趣来。事实上今年经济法部分考到了我很不熟悉的预算法,而且是新题型法条分析,我差一点就决定做国际法了(因为我们本科大三才学的国际法,有一点印象),但最终没敢冒险。

关于能不能不选自己的报的那一门(比如考经济法方向的初试舍弃掉经济法),虽然似乎没有强制,建议大家最好不要这样做。毕竟复试也会考这一门,提前复习一下没什么不好,再说,如果导师面试中问起来你为什么这样做,可能会给导师留下一种不好的印象。

其他:A4纸、单格稿纸若干,夹子曲别针若干,普通中性笔(红蓝黑各20支),三菱中性笔。

2、学习方法

自恋的说,我一直觉得我是一个学习能力和记忆力挺强的人,所以下面讲的学习方法看起来可能并不复杂,即使不打折扣地贯彻落实也未必能取得同样的效果,大家可以随便看看,看看有没有什么可以用得上的。

一句话概括我的备考过程:只要还没死,就往死里学,朗读背诵默写滚动复习。

备考时间90天,我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9.26~11.10丰富知识体系&第一遍背诵

我把每本平均90页的八本核心讲义对应着课本还有历年真题翻了一遍,把一些课本上很重要或者历年真题里面多次出现(人大真题历年重合度极高,要自己合并同类项)而讲义不太全的补充进去。同时,讲义上一些名词解释表达不简练或者不符合“别称+内涵+外延+尾巴”,一些简答或者论述很长,我都在这一遍的复习中勾画删减把它改成了我想要的样子。之后背诵了一遍。这与论坛里一个学长花大半年自己做笔记殊途同归,只不过我借助了一个半成品而已。

第二阶段,11.11~12.8两轮背诵

每天背讲义三个小时,先回顾前一天的再背下一部分,一本接着一本。第一轮每天只能背十几页,第二轮就快多了,而且当你背得越快越努力,循坏周期就会缩短,下一次回顾起来越顺利,这样复习劲头会特别足。当然,感谢我有两个很勤奋的研友,互相督促,每天雷打不动地在图书馆走廊背书。

第三阶段,12. 8~考前因为前期政治没有怎么用心,后面这一个阶段专业课复习时间有点捉襟见肘。我买了XX教育的押题手册,有接近200页密密麻麻的知识点,有些是讲义上没有的新知识点。这一阶段,一方面要做政治肖四肖八看时政,另一方面专业课也忘得差不多了。我本着对自己英语能过线的自信(平时阅读一般错3~5个,2010年的错了8个),几乎把英语放弃了,挤出时间来背了两遍押题手册。因为害怕考试写不完,我买了一大摞A4纸用普通中性笔默写了XX教育卖的的近五年专业课真题和答案,之后又默写了一遍押题手册上背不熟的考点,预估一下自己的速度,顺便加深印象。

3.答题技巧

笔者是一战,本来就很紧张,发下卷子的一刻被今年的新题型吓到了,好在对自己平时的学习有信心。默念两句话:人难我难,人易我易。万变不离其宗。大家就可以开始做题了。

1)做得完*写得多*字好看*内容符合题意*条理清晰=答题高质量

用真彩的子弹头在A4纸上(单面)书写真的累,因为纸不渗水,加上没格子,我开始写的歪歪扭扭大小不一。后来默写完一百多张以后,写字速度质量都提升了很多。考试的时候用三菱(平时不舍得用啊)在答题纸上写的飞起。今年的答题纸质量略差,写完手特别黑。

至于符合题意条理清晰,关键是背诵的输出质量,其次是学着组织法言法语。名词解释和简答分条,标号,论述分析题分段,标号,加小标题都算是高中老师教的常识了。但是条与条,段与段怎么划分,其间是并列还是递进关系,绝对是能体现考生逻辑能力和理解力的。

2)各种题之间的关系:

简答题是删减的论述题,是扩张的名词解释。

名词比较题就是名词解释*2,相同点和不同点无非是从【时期,目的,意义,性质】等等角度去分析。

有时候去年考简答的题,今年可能会考论述或者名词解释哦。

3)字数有要求

A、名词解释尽量不少于100字,150最合适,最好分至少三点。但是有些确实很短,也不要画蛇添足用力过猛。

EG.宪法渊源

①解释啥是渊源②回答几个渊源的名称③中国宪法渊源有什么,突出木有宪法判例

(这个题实在是太简单了,所以编不到100不要紧)

EG:“三不去”(经典范本,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①又称“三不出”②源于哪个朝代?这是什么性质?——我国古代源于西周的一项婚姻制度③具体内容是什么?古文&翻译都写上④评价一下~维护了封建礼教同时也客观上保护了女性的权益。

B、论述和简答依样画葫芦就好。

结语:考研绝对不是一场不讲战术的战斗,何况还想旗开得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