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支招:复试竞争激烈,考生需算好时间账

来源:网络浏览次数:228发表于2019-02-28

[摘要] 复试时间不宽裕 备考需算好时间账

复试时间不宽裕 备考需算好时间账


我们可以算一笔时间账,大致判断一下今年的复试的时间,假设今年的复试时间是在三月下旬,在这期间考生要复习备考、联系导师还要随时关注多方信息,再加上调剂等事宜,准备复试阶段的时间真的不太多,“假定复试前,考生需要将专业课全部梳理一遍,就大概需要10天左右的时间,十天可能只有一百来个小时。在初试前,很多考生都是采取一种高强度突击式复习方式,可能并没有打下一个很坚实的学习底子,加上距离初试结束已有四五十天了,很多考生已经淡忘了之前的备考内容,尤其对于跨专业学生来讲,因此复习时间会更加紧凑。”甘源老师说道。


复试难度加大 重点考察专业课


那么复试都要考哪些内容呢? 初试考察内容比较泛,复试考察就比较专;初试考的通常是比较基础的选择填空题,而复试就很有可能变成综合性的论述大题;初试考得相对比较浅,复试考得就会相对比较难。通过了初试阶段的筛选之后,在复试阶段很有可能就只是考察某位老师的某篇文章或前沿学科交叉的事物,因此复试对考生专业课水平的考察也会更加严格。


专家支招复试 阅读摘要联系导师


时间紧,任务重,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应对复试呢?甘源老师给出了如下解决方案。准备阅读大量著作来备战复试已然来不及了,那么现在还有一个办法就是——阅读著作摘要。在初试之前并不建议大家针对某一导师或者某一院校的学术期刊或者论文做学术准备,但是复试的时候就要着手准备了。备战复试除了做专业课的准备还需要联系导师,大家可以通过校园官网多方打听,拿到导师的邮件,跟导师进行初期的沟通交流,但最好不要同时联系太多同专业的导师,以免弄巧成拙。


重视英语面试,拒绝“哑巴英语”


然而,对不少同学来说,复试难突破的瓶颈在于英语。虽然大家都考过英语四六级,但由于考试形式相对较简单,不考口语,只考听力,所以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习都无法用作日常交流,俗称为“哑巴英语”。在复试的时候,很多院校都会有口语的面试,如果难一点的院校,甚至会用英语来考察考生专业课问题,这对于考生的专业课词汇量以及口语表达方式、熟练程度都有很高要求。


这段时间各位考生既要兼顾专业课复习又要联系导师,还要准备英语面试,时间上来说比较紧迫,所以大家更应该尽早着手准备,算好复试时间账,全力备考。除此之外还要考虑调剂问题,如果担心自己进复试有困难,还需要联系其他招生单位寻找复试名额,这也是需要花费一番时间的。因此建议考生统筹规划好各方面事宜,全力应对复试。